3月18日,習近平總書記前往湖南第一師范學院考察,新聞中一塊巨大的紅色匾額吸引了我的注意,上面赫然寫著九個大字“實事求是、不自以為是”。這幾個字就像有一位智者穿越時空,突然來到我面前,提醒我、指引我、鞭策我、激勵我。
上網搜尋后得知,“實事求是、不自以為是”是一代師表徐特立先生對湖南一師良好校風的提煉和概括。在徐老看來,所謂“實事求是”,就是要想反映問題、解決問題,“必須與實際相聯(lián)系,而不是不可實行的高談空論”;而所謂“不自以為是”,就是不能“一切從主觀出發(fā),不易接受批評,不缺乏反省”。
這種作風,直到今天,仍然能夠在工作中、學習中、生活中指導我們。它不是高深難懂的理論,也不是艱巨到難以完成的任務、是一句及其誠實平凡的口號,但它的本質是辯證唯物主義,沒有它,現(xiàn)實中的一切都會出現(xiàn)偏差,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。
1941年,毛澤東同志在《改造我們的學習》的報告中對這句古語作了全新的解釋:“‘實事’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,‘是’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(lián)系,即規(guī)律性,‘求’就是我們去研究。”從此,“實事求是”作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命題,成為黨的思想路線的精髓,作為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、工作方法、領導方法。
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,能夠有幸得此教誨,可以在今后的工作、生活中,不斷學習、不斷踐行、不斷反省,解放思想、與時俱進、改革創(chuàng)新,更好的發(fā)揮審計在推動黨的自我革命中的獨特作用。